广州华爱医院(广州华爱医院是三甲医院吗)
北京医院办理住院:18311458123
大洋网讯 清朝末年,许多外国传教士开始进入广州传教,而芳村地区因为交通便利,成为传教士们的首选之地。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可以深入中国内地办学,而市郊芳村乃花卉之乡,景色优美,由此吸引了不少传教士来此办学,先后办了多家学校。所以在芳村地区,就有路名与当年来华人士所办的学校密切相关。
明心路
明心路位于芳村大道东北侧,约460米长,与陆居路平行,其西北是船队码头,原名明心里,民国十六年(1927)扩建为路,称明心路,目前为单向北往南方向通车。
溯源
美籍医师为盲童明心之地
根据广州地名文化资料显示,位于荔湾区南片芳村大道东北侧的明心路,起源于路中的明心书院。
明心书院始建于1912年,起源可追溯到1889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博济医院美藉传教女医师赖玛西(又译作马西),在医院内收养失明幼女4人,送入医院附设的女塾读书。两年后因人数增加,便在仁济街租赁房舍设立明心瞽目学校,聘请巴陵会育婴院赖玛女士任教,教授盲文、音乐等。
据史料记载,当年女塾校址曾遭火灾,加上学校规模亟需扩大,1912年,赖玛西在芳村明心里(现在的明心路一带)征地建筑校舍,将女塾改名为明心书院,这便有了广州第一所盲人学校。明心书院成立后得到当时广州教育局的支持和资助,初时只收女童,后兼收男童,使失明儿童有入学机会。“明心”之名,取目虽盲而心明白、明心见性之意。解放后,明心书院由政府接管,改称“盲人教养所”,作为收容残疾人和盲人的中心。
据了解,1958年后,“盲人教养所”便离开明心书院旧址。据芳村区志显示,明心书院旧址在明心路,今为民办学校桃李小学校舍。2002年7月,广州市政府批准明心书院旧址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明心书院旧址年久失修,所以桃李小学曾筹资18万元对明心书院现存的这座校舍进行排危修葺。除了桃李小学的校舍,由于当年明心书院一度有过百名盲童在此上学,所以在桃李小学周边,可看到多栋砖混结构楼房的西式旧建筑,其中不少建筑都挂有广州市历史建筑的铭牌,写着明心书院建筑群旧址。
展开全文
故事
“傻十”与惠爱医癫院有关
除了明心书院旧址外,明心路上还有个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年外国传教士来穗传教所设立的,这便是位于芳村区明心路36号上的惠爱医癫院旧址。
据芳村区志显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美国俄亥俄州基督教传教医生嘉约翰在芳村购地1.25万平方米,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成两座二层砖木混合结构楼房并开业,是中国开办最早的精神病医院之一。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惠爱医癫院由广州市国民政府接办,病床增至726张,员工达120人。1949年12月,广州市政府接管该医院后更名为广州精神病医院,又名广州市惠爱医院。
在广州的方言中,芳村地区有个很出名的负面“花名”叫“傻十”,这个“傻十”的来源正与惠爱医癫院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政府接管了惠爱医癫院,医院多次改名,曾被命名为“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由于当年市民对于精神病有一定偏见,所以就有了“傻十”之名,甚至引申出一种说法:如果说一个人不太正常,会说“芳村出来的”,把芳村与精神病院扯上等号,一度让不少芳村的老街坊为之气结。
随着医院的发展,广州市惠爱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并于2000年9月增挂广州市脑科医院的牌子,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病已不再是一个难以治疗的病症,社会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歧视也逐步弱化,因此“傻十”这个蔑称也逐渐消失于坊间。
未来
惠爱医院将迎来全面改造
记者了解到,位于明心路上的广州市惠爱医院的范围属于荔湾区白鹅潭商业中心区域,周边有大量居民居住,属于人口密集区。随着三旧改造的铺开,惠爱医院附近的环境将会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商业大楼将要进驻。从2010年白鹅潭经济圈规划开始,坊间就有传闻惠爱医院要搬离原址,不过这样的传言在四年后戛然而止。2014年,政府部门发布信息,惠爱医院不仅没有搬迁计划,而且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原址升级改造。
今年4月,该院院区升级改造规划获批方案开始进行批后公示。改造规划显示,此次改造将保留明爱楼和7幢经专家评估推荐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通过还原坡顶和外墙翻新等修旧如旧的措施,恢复原有历史风貌,新建建筑外观延续传统建筑历史风格,其中惠爱楼为院史展览馆。改造后,新建建筑包括新建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多功能报告厅和回迁楼等。远期规划拆除在芳村大道中和明心路路边的现有住宅楼。
据了解,改造后,该院预计年门诊量约40万人次。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智汛 陈文杰)